-
在三国时期,合肥之战是曹操与孙权之间的重要战役之一。面对10万大军,除了张辽,以下几位魏将也有能力守住合肥:
1. 曹仁:曹仁是曹操的亲信,曾任过征东将军,有很高的军事才能。在合肥之战中,曹仁曾与张辽共同防守合肥,表现出色。
2. 徐晃:徐晃是曹操的将领,曾任过征东将军。他在合肥之战中,曾与曹仁、张辽等人共同防守合肥,立下赫赫战功。
3. 张既:张既曾任过征东将军,有很高的军事才能。在合肥之战中,张既曾与曹仁、徐晃等人共同防守合肥,表现出色。
4. 李典:李典是曹操的将领,曾任过征东将军。在合肥之战中,李典曾与曹仁、张辽等人共同防守合肥,立下战功。
5. 吕蒙:虽然吕蒙是东吴的将领,但他在合肥之战中也表现出色。他曾与张辽等人共同防守合肥,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孙权的进攻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将领的能力和表现各有不同,他们在合肥之战中的具体作用也有所不同。但总体来说,以上几位将领都有能力在张辽的带领下,共同守住合肥。举报 -
三国时期,张辽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大将,战绩非常高,尤其是他参与的合肥之战,被众人奉为经典,直至现在,仍有不少人惊叹。那么为何大家会如此看重张辽的合肥之战呢?面对孙权的10万大军,除了张辽,还有哪些魏将能够守住合肥呢?
合肥之战合肥之战之所以比较出名,主要是因为魏、吴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太过于悬殊,按照常理来推断,合肥根本守不住。因为当时的合肥只有几千守军,而吴军有十万,无论怎么看,在没有及时支援的情况下,合肥都守不住,结果最后的战事发展令众人震惊!当时的曹操,正率领主力进攻汉中,所以留给合肥的曹军并不多,当时的合肥城中有三员猛将,一个是乐进,一个是李典,一个是张辽,曹操当时的配置其实是有他的道理的,这三人互相之间关系并不融洽,可以互相牵制,曹操也是经常通过这一招来确保城池的安全。孙权见曹操主力远离,亲率10万大军前来,曹军内部并不团结,兵力又少,在孙权看来,拿下合肥是轻轻松松的。
得知孙权大军前来,张辽三将打开了曹操遗留的锦囊,上面写着张辽、李典出战,乐进守城,三人都被曹操的这个计划给吓住了,因为这种情况下,主动出击,无异于飞蛾扑火,很难有成效。三人对曹操的锦囊非常怀疑,但毕竟是主公遗留的计谋,也不敢真的不遵从,于是张辽建议,要不就让他和李典先行出战,打击一下吴军的嚣张气焰,之后再全力守城。张辽原本是吕布旧将,而李典和吕布有死仇,所以说李典和张辽其实也是有旧仇的,不过在面对这种国家大事时,李典还是最终同意了张辽的计划,配合张辽一同出击。第二天,两人挑选了八百勇士,直冲孙权的中军大帐,把吴军给惊住了。当时的吴军,已经是知道合肥城内只有数千守军,和己方兵力差距巨大,根本不足以抗衡,所以根本没想到对方敢于冲杀出来,防备不足,所以被张辽他们给冲破了防御,直接杀入了中军,连孙权这个主帅都不得不紧急撤离,以避张辽锋芒!
张辽等人来回冲杀,吴军竟然抵挡不住,还让张辽他们给全身而退了,脸可丢大了。而经此一战,曹军士气大涨,吴军这边则士气低落。后来孙权对合肥发动围攻,持续了十几天,都没能攻下合肥,最终只能遗憾撤退。要说合肥为啥能够扛住吴军10万大军的围攻,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曹军的士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刚开始的曹军,在听说吴军的人数时,其实也是比较害怕担心的,这是正常人的心理反应。是张辽的主动出击,大败吴军,全身而退,才将曹军的低落士气给成功拉起来。可以说,要是没有张辽的主动出击,合肥估计是很难守住的,毕竟曹军人数不多,士气又不高,就算城池高大坚固,但最终其实主要还是看人,所以说合肥城之所以能够守住,主要还是因为守军的士气被调动起来了。面对10万大军,除了张辽,魏军中还有哪些人能够守住合肥呢?本文认为至少此二人可以。
一、李典张辽率军攻击孙权大营时,其中还有另一个非常出名的将领,这就是李典!在日常宣传中,大家都忽视了李典,实际上和张辽一同出战的就有李典,后来一起守城的也有李典,最后论功行赏时,也是李典和张辽二人是主功,所以说,李典是肯定能够守住合肥的。因为人家本身就守住了合肥。
二、曹仁曹仁作为曹操手下的猛将,非常受曹操的信任,而他自己,本身的军事能力也是非常的强。当年襄樊之战,关羽多么的勇猛,可愣是没有攻下曹仁驻守的樊城。即便曹仁当时的守军只有数千人了,而且城墙很多被大水淹没,援军也被关羽击败俘虏,可曹仁就是没有投降,而且人家还拒不退兵,就是要坚守城池,誓与城池共存亡!曹仁本身就是曹氏宗亲,他都愿意死战不退,这就更加激励众人的士气了,如果由他驻守合肥,定然能够守住!结语合肥城之所以能够守住,其实主要还是在于士气!要能够调动起合肥守军的士气,才能够守住城池,而面对东吴十万大军,调动士气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张辽是用的主动出击策略,但这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。除了张辽,本文认为只有李典和曹仁能够守住,他们一个是全程参与了合肥守城的主要将领,一个是曹氏宗亲且军事能力强大,能守住合肥!(本文主要参考《三国志》、《魏略》)
举报